loader
v

二佰多年歷史「五穀廟」修復工程開工 112年完工

二佰多年歷史「五穀廟」修復工程開工 112年完工

【記者趙奇濤 譚杰/宜蘭採訪報導】宜蘭縣主祀神農大帝歷史最悠久的宜蘭「五穀廟」,是當地農民的重要信仰中心,最早是噶瑪蘭廳首任通判翟淦設立的「先農社稷神祇壇」;林姿妙縣長表示,宜蘭縣政府於105年12月登錄「宜蘭五穀廟」為歷史建築,隨即與廟方共同研商新、舊廟並存的最佳方案,修復工程今天正式開工,期盼修復完成後的五穀廟再現歷史風華。修復工程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補助,總經費達2,100萬元,預計於112年中完成,將成為繼「二結王公廟」、「利澤簡永安宮」之後宜蘭縣第3座以新、舊廟並存的文化資產保存案例。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表示,五穀廟的文資保存曾引起各界關注,縣府與廟方經過多次討論,最終聚焦新廟與舊廟並存的方案:新廟增設行政辦公、廁所等服務信眾的必要空間;

文化局表示,感謝廟方配合提供部分基地空間重組舊廟,並規劃修復完成後的舊廟空間,將再利用規劃為神農文物館,陳列展示五穀廟歷代保存迄今的珍貴文物,以神農信仰帶動社會服務與歷史教育。

1

林姿妙縣長表示,具有200多年歷史的五穀廟是宜蘭縣歷史悠久的廟宇,勤奮耕耘的宜蘭人在神農大帝的庇佑之下,過著風調雨順、豐收惜福的好日子,這座古色古香的廟宇,也承載著這兩、三代宜蘭人的共同記憶。特別感謝廟方與縣府共同努力,以新廟滿足現代化空間使用機能,並提供原址南側基地重組舊廟,讓五穀廟的信仰香火增添承先啟後的歷史意義。

文化局表示,透過專業技術多方評估並配合新廟的空間機能與通透性,決定以拆解重組的方式,讓舊廟在基地內南側復原,除了透過拆解及重組的過程,可深入瞭解、學習清代宜蘭廟宇建築的工藝技術之外,部分年久已損壞劣化的構件也將藉由重組過程一併修復。

2

直播連接:https://www.facebook.com/KamalanNewsNet/videos/1023220468615588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