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2025年「關聖帝君巡境台灣」宗教文化活動自11月11日在雲林四湖保安宮啟燈起駕後,展開全台巡境行程,象徵忠義精神傳承與庇護。今年巡境期程共12天,於11月16日正式抵達宜蘭,展開繞境與祈福儀式,為地方祈願風調雨順、百姓康寧。
蘇澳大淹水引政治攻防.藍綠隔空交鋒各提論述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2025年「關聖帝君巡境台灣」宗教文化活動自11月11日在雲林四湖保安宮啟燈起駕後,展開全台巡境行程,象徵忠義精神傳承與庇護。今年巡境期程共12天,於11月16日正式抵達宜蘭,展開繞境與祈福儀式,為地方祈願風調雨順、百姓康寧。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第十一屆「宜蘭縣文化獎及文化紀念獎」今(15)日上午於宜蘭縣史館隆重舉行頒獎典禮,現場匯聚藝文界代表,共同見證宜蘭文化承先啟後的重要時刻。本屆由縣府甄選兩位長期深耕地方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象徵宜蘭文化的延續與創新再添新頁。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2025臺灣科學節—宜蘭創科學」今(15)日上午在宜蘭運動公園體育館登場,結合臺灣科學節科學園遊會與 OSS 海洋科學序列成果展,邀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家海洋研究院、大專院校及縣內教育單位共34個互動攤位,帶領民眾以實作、遊戲方式探索科學,讓學習更貼近生活與在地文化。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一名楊姓縣民近日收到地價稅通知單,覺得金額偏高而向財稅局詢問,才發現自己住在同一處自有住宅超過30年,卻因未申請「自用住宅地價稅率」,導致多年以一般土地稅率課徵,等同多繳四倍地價稅,成了「不知情的冤大頭」。財稅局也協助楊姓民眾完成申請,自明年起即可適用自住地價稅千分之二的優惠稅率。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吳宗憲立委今天在臉書上PO文,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此項變革被視為地方政府的重要勝利,特別是受到補助款刪減衝擊甚深的宜蘭縣,更成功守住地方所需資源,讓建設不再因中央政策變動而被迫喊停。地方輿論普遍認為,此法通過,不僅補上制度漏洞,更象徵地方財政自主權的重大進展。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蘇澳地區於11月11日遭遇豪雨侵襲,短時間內暴雨造成多處嚴重淹水,部分地區水位最高達2.5公尺,接近一層樓高度。當地三家基層診所首當其衝,醫療器材、電子設備及內部裝修皆泡水毀損,診療空間全面癱瘓,造成營運中斷,也使當地民眾就醫服務受影響。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帶來瞬間暴雨,宜蘭縣多處地下空間遭到嚴重災損,校園也成為重災區。宜蘭縣議員黃琤婷在縣議會質詢時指出,多所學校的地下室被大量雨水倒灌,包括羅東國中、國華國中等校皆回報「災損相當嚴重」,大量體育器材、球具與教具泡水毀壞,初估損失高達數百萬元。她要求教育處立即盤點全縣校園災損並提出完整清冊,同時啟動專案經費,協助校方迅速修繕與復原。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帶來的豪大雨重創宜蘭,宜蘭是本島受災最嚴重縣市之一,「其他縣市有的,宜蘭也要有!」吳宗憲立委表示,中央應比照南部災害補助辦理。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帶來強降雨,宜蘭縣多地嚴重淹水,民眾家具泡水、地板掀起,災後清理疲憊不堪。對此,宜蘭縣議員黃琤婷呼籲中央與縣府正視補助制度問題,強調現行以「水深50公分」為門檻的補助標準「太僵化、不公平」,未能反映災民的真實損失。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外圍環流與共伴效應帶來豪大雨,造成宜蘭多處地區災損。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宜蘭分局提醒,民眾若因颱風造成房屋、財產或營業設備損失,可依法申請所得稅、營業稅等稅捐減免,降低災後負擔。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豪雨,宜蘭縣多處地區嚴重淹水,蘇澳、冬山、羅東及五結等地災情尤為明顯。宜蘭縣政府已全面啟動災後協助機制,代理縣長林茂盛強調:「縣府會從寬、從簡、從速辦理補助,盡快協助鄉親恢復生活。」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陳鴻禧 議員昨晚在臉書上出去勘災時,被叫到一家「水上」餐廳,他到餐廳門外時看到有積水難排,還主動去掀排水孔蓋,進到餐廳之後,果然看到老闆渉水端菜,客人在水上聚餐,也拍了一點短片,放在網路上,不意觀賞的人數超多,讓他都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