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頭城採訪報導】
蘭陽博物館「兒童考古探索廳」即將在7月10日開幕,這既是全國首座縣市級考古親子博物館展廳,也是小朋友們的考古魔法樂園。蘭博從6月22日起,陸續邀請縣內國小學童擔任試玩體驗員,今天(30)林姿妙縣長、教育處長王泓翔、玉田國小校長等人,帶著玉田國小30位低年級學生試玩,小朋友大呼“這裡太酷了”!
186年歷史「林氏家廟追遠堂」縣定古蹟解說牌揭牌
【記者譚杰/頭城採訪報導】
蘭陽博物館「兒童考古探索廳」即將在7月10日開幕,這既是全國首座縣市級考古親子博物館展廳,也是小朋友們的考古魔法樂園。蘭博從6月22日起,陸續邀請縣內國小學童擔任試玩體驗員,今天(30)林姿妙縣長、教育處長王泓翔、玉田國小校長等人,帶著玉田國小30位低年級學生試玩,小朋友大呼“這裡太酷了”!
【記者譚杰、趙奇濤/員山報導】
宜蘭大學校長吳柏青最近從國外旅遊回來,收集了一些旅旋遊資料,返國之後他卻急著聯繫去拜訪臉書上的朋友~文史工作者楊基山,藉以交換見聞與心得,而校長這次的旅遊景點,正是表示他對城南校區規劃的關心與重視。
【記者趙奇濤 譚杰/採訪報導】
日前,宜蘭市公所為感念宜蘭橋80年來對於宜蘭地區交通的貢獻,特別在封橋改建的前夕,舉辦宜蘭橋橋頭碑文的拓印活動,當天的拓印活動引發熱烈的迴響,周遭的居民鄉親響應這項別具意義的活動,也有從小住在宜蘭橋邊的退休老師,特別從台北趕回來參加。拓印活動後還有不少民眾希望能拿到宜蘭橋頭碑拓印留念,因受限於工程施作的因素,無法到宜蘭橋現場拓印留念。有鑑於此,宜蘭市公所特別製作與宜蘭橋橋頭碑同樣尺寸及按比例縮小版的紀念章戳供民眾拓印留念,另外也會將宜蘭橋橋頭碑拓印的真跡製作成電子檔,放置在宜蘭市公所的網站http://www.ilancity.gov.tw/供下載。
【記者譚杰/頭城採訪報導】
清朝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吳沙率領先民千餘人翻山越嶺,開墾蘭陽平原,頭城『開蘭第一城』的歷史地位流傳至今。隨著時空、地理環境、交通等等的變遷,頭城的社會定位、經濟、人文、人口結構等都有不同的衝擊和改變、亦同時帶來新契機,凡此種種都必須加以紀錄和保存。綜觀過去的文獻資料當中,對於頭城的記載往往是較為片段或僅是經由口述傳說,無法讓民眾有較深層的理解與認識。
話說文史 特約撰述/楊基山 1945年1月21日,蘭陽女中已因美軍接續的空襲而停課,學生也都紛紛疏開至鄉間,當美軍炸彈不偏不倚擊中校舍時,現場白煙直沖雲霄,不遠處的民工寮舍則安然無恙,只是日本投降後,可能為非軍事設施而未有足夠史料,隨著宜蘭運動公園的闢建,也成了停車場的一部份,去年其緊鄰綠地才興建起豪宅。
話說文史 特約撰述/楊基山約莫75年前,也是太平洋戰爭烽火連天之際,宜蘭飛行場附近陸續湧進逾萬外地民工,對人口相對不稠密的舊城市郊,其生活上衝擊程度是可以想像,尤其這批勞動者的棲身所,及其起居的管理,必須有嚴謹的規劃與安排,而當時的工頭就是商界聞人海基會董事長的辜振甫,這段宜蘭史在戰後似乎鮮少有人提及,但值得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