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礁溪鄉傳承盪鞦韆活動,9月10日中秋夜在礁溪國中大操場舉辦盛大舉辦礁溪歡盪中鞦~傳承132年盪鞦韆比賽,中秋夜的活動分三大部分,有礁溪鄉各社區的大會舞表演、及明華園歌仔戲劇團演出,和精采絕倫的踢鈴鐺比賽。
礁溪國中會場從傍晚開始即有地方市集進駐、吃的喝的、釣魚的、開槍打氣球的、兒童遊玩的…像夜市一樣熱鬧,宜蘭縣養雞協會免費提供雞肉品嚐大排長龍,免費指甲彩繪體驗也提供服務,會場傍晚18時許,展開各社區大會舞競賽,對面就是盪鞦韆的比賽場地,有兩座進行比賽,一座供民眾體驗。
鄉長張永德在會場歡迎鄉親父老及全國民眾闔家蒞臨,來礁溪歡度中秋節,晚間19時許,縣長林姿妙、立委陳歐珀陸續抵達,大會介紹貴賓後,隨即進行明華園歌仔戲演出~蓬萊大仙。
今年重頭戲是傳承百年歷史的盪鞦韆比賽,搭設鞦韆架則委請年逾八旬的黃文夫老師傅主導搭設,老師傅搭建鞦韆架逾半世紀經驗,所使用老藤紮綁固定鞦韆架技術,完全不須一根釘子,垂掛盪板的手握桿也以竹子來取代繩索,技藝精湛。
鞦韆架共有三座~除有2組高度分別為7米及6米高比賽用的鞦韆架;為了讓有興趣民眾也能體驗盪鞦韆樂趣,主辦單位另增設1組縮小版高度3米的「體驗盪鞦韆架」,讓鄉親及旅遊觀光的民眾也能試試身手體驗盪鞦韆樂趣。
鞦韆競賽是於鞦韆架前,豎立一根帶有青竹葉的竹篙,篙頂掛著一枚銅鈴,選手要伸足踢響高懸的鈴鐺,並由裁判敲響銅鑼,才算成功。競賽以踢中銅鈴次數區分勝負,由輔助員計時。
礁溪鄉長張永德表示,「百年傳承 歡盪中鞦」是礁溪鄉一年一度中秋節重要盛事,去年(110年)因疫情三級警戒停辦,今年疫情稍緩再復辦,為擴大民眾參與層面,因此新增報名組別及名額,使活動深具傳承意義並讓各項活動熱鬧精彩。此外多元的比賽方式,不僅可使選手能盡情大展伸手,亦能吸引更多現場民眾參與,11日鞦韆架不會拆除,提供民眾繼續體驗。
直播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