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周龍/宜蘭報導】三星鄉公所20幾年來,都請農民在休耕田區,留一小叢田菁供作日後勘查之用,形成俗稱豬公毛的水田景觀,卻也造成耕作上的不便。現鄉公所決定調整休耕田的勘查方式,水田中將不再冒出豬公毛,綠肥翻埋一次到位,不必再費工耕鋤,這項革新便民措施,贏得農民們高度肯定與喝采。
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高溫多濕,淋溶作用造成土壤可溶性物質流失,土壤肥力較差。休耕田種植田菁等綠肥作物,待生長至適當高度耕犁掩埋後,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並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豆科綠肥作物可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並防止雜草叢生,所以種植綠肥不但能維續農田生產,還能提高農產量。
鄉公所農業課表示,三星鄉二期休耕面積達1800公頃,農民申報戶數為3200戶。每年10月初公所即依規定時程派員勘查休耕田區,如綠肥作物成活率達休耕田區50%以上,且休耕屆期前一週完成田菁綠肥翻埋作業,當期即為合格並核予給付。
鄉長黃錫墉表示,三星鄉以往休耕田區的認定標準,就是田菁須生長到可翻耕之時。因距排定勘查日期尚有一段時程,所以農民便留下一小欉田菁以供勘查,形成特殊的水田景觀,也造成農民的不便。鄉公所農業課明(107)年起將提早勘查時間,讓水田中一叢豬毛公的景象從此消失,方便農事耕作。
水田中留一撮田菁象徵休耕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