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議員陳鴻禧對民眾詢問農田水利溝是灌溉溝或排水溝一事,左批水利會不便民,右打縣政府不夠力,造成民眾困擾。縣府工務處表示,將繼續和水利會溝通。
陳鴻禧議員說,民眾要買賣農地,或農地要興建農舍,由於宜蘭縣要求灌溉溝和排水溝要分開,排放的廢水不能排到灌溉溝中,因此都會先問一下周邊的溝是什麼溝,以前打電話問即告知,現在水利會卻要求正式行文,非常不便民。
陳議員表示,縣政府上個月23日行文給水利會,對於民眾反映查詢自家門前農田水利溝編號,水利會要求需具備書面申請,而無法以電話查詢一事,認為農田水路屬公開資訊,請水利會改進。水利會於28日回覆,為保護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對於民眾查詢所属土地毗鄰水路資訊,均應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法令規定,請查詢人檢具所屬土地登記謄本等相關資料後 ,始予提供,倘以電話查詢,因無法確認身分真偽,若發生冒名頂替之情事,恐損及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
陳議員說,水利會根本不甩縣政府 ,水利會還請縣政府「廣於宣導」,「以解民眾之惑」。簡直是在吃縣政府的豆腐,縣政府一向強調要便民,這種公開的資訊,縣政府連水利會都使喚不動。
陳鴻禧指出,縣政府8月31日再度發文給水利會,計對水利會所說的「…對於民眾查詢所属土地毗鄰水路資訊,均應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法令規定,請查詢人檢具所屬土地登記謄本等相關資料後 ,始予提供,倘以電話查詢,因無法確認身分真偽,若發生冒名頂替之情事,恐損及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縣府說「惟查民眾係為查詢水利會所屬的水路公開資訊,並未涉個人資料保護法規範應予保護之民眾個人資料,無水利會所稱將損及土地所有權人權益之情形,故仍請基於便民原則,提供多元查詢管道(包含電話查詢方式)。
然而水利會並未買帳,記者詢問水利會對縣府再次行文的看法,水利會表示, 宜蘭縣早期農地重劃 大部分是在民國58年左右施設,當時重劃的水路 ,現在已經因為工作習慣的改變 ,有的水路已經不存在, 現況已沒有水路 。有些土地仲介業者或是代書 ,打電話問那條水溝名字是什麼 ,我們電腦上查一定有水路的名稱,告訴對方之後 ,他們沒經過人家同意結果水利會被告, 就是產生糾紛, 現況沒有水路,因為有排水溝就可以搭排,但是現況是沒有水路 ,水路要挖出來也不容易, 水利會答復水路名稱之後,結果因買賣收了頭期款等情形,衍生出司法問題,水利會已有好幾件挨告,或是作證,所以才嚴格要求一定要土地所有權人, 或是有被地主授權的仲介和代書行文查詢,才會開給水路名稱正式答覆現況無水路,主要是為了避免不需要的糾紛,水利會的立場不變。
記者問縣府工務處,工務處說明,水利會不同意,會再和水利會溝通。
農田排水不能電話查詢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