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寶琴/五結報導】
宜蘭縣長林姿妙今(20)日視察具有百年歷史縣定古蹟「二結農會穀倉」修繕工程;林縣長相當肯定「大二結文化基金會」長年推動在地社區營造、文化保存之動能,並歡迎大家到訪這座百年穀倉,領略蘭陽平原百年以來的米食文化與農村生活。
位於五結鄉二結火車站旁的縣定古蹟「二結農會穀倉」,於2007年修復完成使用迄今,建物已有局部漏水、劣化情形,為妥善維護古蹟本體結構無虞並確保展示空間可正常使用,縣府於109年研提修繕計畫爭取並獲得中央經費補助266萬元,修繕工程已於近日竣工,林姿妙縣長特別到場視察修繕成果。
「二結農會穀倉」始建於日治昭和3年(1928),至昭和10年(1935)增建儲穀倉庫及碾米工場,肩負大二結地區稻穀集存、碾製、轉運及販售等重要功能,地方居民稱其為「二結穀倉」或「穀倉」,是本縣日治時期唯一保存迄今之農會穀倉空間,其建物保留日式擬洋風之建築特色,空間配置見證該時代農業生產方式,深具歷史與建築之價值,宜蘭縣政府於民國87年公告為縣定古蹟,並啟動修復再利用計畫,逐步型塑為稻米文化展示之藝文空間。
縣長林姿妙表示,「大二結文化基金會」長年推動在地社區營造、文化保存之動能,縣府委託其活化經營為「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延續「農會穀倉」的產業文化意義,讓保留迄今的木製碾米機、鼓風機及儲穀倉庫等空間物件,透過活化展示、導覽解說與教育課程推動,帶領民眾瞭解蘭陽平原百年以來特有的稻農文化,成果斐然,更於民國106年獲得文化部第4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保存貢獻類之殊榮,是連結社區營造推動文資保存的典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