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在「2025台灣農業永續獎」評選中大放異彩,榮獲「銀級-永續農業推廣教育獎」,成為受獎名單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國立大學。這項獎項由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頒發,旨在表揚在永續農業相關研發、生產、經營、從業及推廣方面表現卓越的單位。
宜蘭大學立足於台灣東北角的蘭陽平原,擁有豐厚的農業地理與學術底蘊。農業領域一直是宜蘭大學的學術強項,在農業知識與技術的基層教育推廣上著墨甚深。校內的「農業推廣委員會」、「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休閒資源及產業發展中心」及「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等單位,長期致力於基層永續農業的推廣教育。他們透過連結宜大師生、農友、農業夥伴、高中職師生及一般消費大眾,並營造歡樂派對般的氛圍,將永續農業的精神、理念、知識及行動帶給所有推廣對象。
宜蘭大學長期以來積極投入永續農業發展與人才培育,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指標進行永續農業推廣教育,努力提升大學的社會影響力,肩負大學社會責任。為此,宜蘭大學在「人文及管理學院」下設立了「智慧休閒農業進修學士學位學程」,此學程為農業部補助的公費專班,至今已培育54名畢業生實際從農,從農比率高達83%,有效緩解我國農業人力斷層壓力,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該專班目前已培育6名畢業生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資格,並有5名畢業生獲得農業部農業經營準備金補助。此外,宜蘭大學也積極培育生態農業與綠色旅遊人才,每年平均開設23門課程,每學期必修課程與18個農業場域進行產學合作。
除了農業技術輔導,宜蘭大學也傳授農友透過食品加工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並介紹創新加工技術與產品設計。更教導農友利用AI分析產品優勢及優化產品銷售策略,快速生成行銷文案及影片,提升網路行銷能力,使農民能以新型態永續農業增加創收能力。
此外,學校除針對民眾及各級學校推廣食農教育課程外,亦指導農友規劃及舉辦食農教育活動,以增強消費者對農友農產品的認識,提升農友自我品牌形象與知名度,強化基層永續農業發展能力。為此,宜蘭大學積極邀請餐廳業者加入「有機之心美食餐廳」計畫,截至2024年,全國已有104家餐廳加入。
為了解各農業場域在永續循環的實踐,宜蘭大學帶領學生及農友走訪不同農業場域,建立農友及學生農業永續循環之知識,使其具備讓農村經濟結合環保與永續生產的能力。同時,也積極推動原鄉部落產業創生,於南澳鄉輔導成立「南澳鄉原住民段木香菇產銷班」,並在崙埤部落成立馬告團隊小組復育馬告樹苗,將技術轉移至原鄉部落,帶動地方創生。
宜蘭大學擁有豐富的農業人才及技術資源,基於消費者對學校的信任,評選在地優質有機農民加入「宜大神農市集」,自2022年起每周六在校內舉辦。除了推廣優質農產品,也建立了與農民及社區民眾的連結,讓永續農業的推廣持續外溢。此外,宜蘭大學於2022年在南澳農場建立了全國唯一的「青農創業專區」,第一階段開發為「東台灣青農創業育成基地」,已有10戶青農進駐。第二階段作為「農業創業示範專區」,已建置休閒農業體驗教室、陸地栽培體驗區、食農教育溫室等。
國立宜蘭大學以「農業永續發展」為基礎,以食農教育為根本,期望創造健康的飲食型態。除了持續進行人才培育,也關注農村生態及農業發展,並期望將校內資源外溢效果極大化,拓展至健康綠活領域。宜蘭大學相信,農業是我國弱勢產業之一,「永續農業發展」不應是國家沉重的負擔;相反地,「永續農業發展」的工作投入過程其實可以充滿如歡樂派對般的氣氛!希望未來能持續以舉辦歡樂派對的方式,帶動我國「農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