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針對台亞風能公司規劃在宜蘭五結鄉、蘇澳鎮海岸設置14部陸域風力發電機組,引發地方強烈反彈。立法委員吳宗憲與宜蘭縣政府皆表明反對立場,強調在缺乏地方共識、環評未確立前,應立即停止開發行動,守護東部海岸環境永續與生態價值。
據悉,台亞風能原於台東成功、長濱、太麻里等地規劃插設58座風力機組,現更將觸角伸向宜蘭,預計在五結、蘇澳海岸7公里長的地段,每500公尺設置一支風電機組,總數達14座。
此區域不僅涵蓋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亦緊鄰生態敏感的52甲濕地,為國家級重要濕地,擁有高度生物多樣性,為大量候鳥與珍稀物種的棲地。一旦施工,恐破壞完整濕地生態系,亦對地方景觀、居民健康構成長期衝擊。
吳宗憲指出:「風電一插,山海破碎、候鳥消失,這些是我們無法承受的代價!」他批評政府推動綠能政策應兼顧地方承載力與生態平衡,不能為了數據績效而無視東部人民的生存環境。
他並強調,目前**環境部「環評開發案論壇」**正開放針對「宜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提出意見,民眾應踴躍表達聲音,守護家鄉美景。
縣府則表示,宜蘭縣幅員狹長,濱海地帶本就高度敏感,當前民眾對風機產生的低頻噪音、震動、光影干擾等疑慮尚未釐清,更缺乏地方共識與生態整體評估,強烈反對任何倉促推進的風電計畫。
不論是山坡、農地、魚塭或屋頂,甚至是海岸、海面,綠能發展不能淪為「到處設點、遍地開發」的模式。
縣府與立委皆呼籲中央應落實「在地共識優先」原則,並記得環境部長曾針對台東案表示「不鼓勵、不支持」,也應以相同標準對待宜蘭。
「不見山海,只見鐵塔,不是我們要的未來!」吳宗憲與縣府皆表示,宜蘭人將持續監督,堅決守護這片蔚藍海岸,讓下一代仍能擁抱真實的山海天光,而非風機林立的冰冷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