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噶瑪蘭文物穿古亙今.宜蘭農校遺址再現風華

噶瑪蘭文物穿古亙今.宜蘭農校遺址再現風華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前身是「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屬於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的考古遺址範圍,年代距今約400年前後,宜蘭大學建置「宜蘭農校遺址文化層」展區,今27日舉行開展儀式,特別邀請宜蘭縣噶瑪蘭族奇立板社潘玉峰與流流社族人代表,吟唱傳統古調祈福,表達尊重自然的護土精神。

 

宜大陳凱俐學術副校長致詞說,「感謝文化部的經費補助,讓學校得以在萬斌廳建置置「宜蘭農校遺址文化層」展區,以地下空間呈現地底下的歷史,仿真復刻發掘現場,展現考古遺址精彩內容。學校現階段已設置宜蘭農校遺址博物館籌備處,打算在學校裡面建立一個校園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的概念是希望能夠把遺址的文物,跟現在的校史館做結合,讓我們的校史從94年延伸到400年前,除了讓學生瞭解學校過去的輝煌校史之外,也能夠瞭解當時400年前噶瑪蘭人的生活」。

 

宜蘭縣林建榮副縣長表示,「縣府與宜大一直緊密合作,例如去年與文化局合作辦理『歸來-宜蘭農校遺址微展』,讓遺址發掘的考古原件回到宜大展出,未來也會持續推動考古文物的教育展示,讓地方各界對於噶瑪蘭文物有進一步的認識。」

 

展區以「穿越400年,重現農校遺址文化層」為主題,屬於常設性展示,地下空間呈現地底下的歷史,展示區域分為「門廳牆體立面」、「仿製文物展示」及「多媒體互動區」三個區塊,展現考古遺址精彩內容,全區採仿真復刻發掘現場、遺址文物之方式,結合文字、影像、圖說、複刻品等綜合展示方式,讓民眾可以較全面性的瞭解宜蘭農校遺址歷史軌跡,一窺噶瑪蘭族先民的生活與文化。

 

「門廳牆體立面」設置為考古牆,以較為典型的YLNH-IIP9-P10探坑之東牆地層的斷面呈現,以仿真手法展現生土層(未見人為遺跡)、舊社文化層、自然堆積層及表土層(日治時期至戰後)由下而上的四個主要地層,還原考古現場部份場景。以仿製實際發掘的斷面材質立體呈現,民眾猶如站在真實的探坑前觀看,可完整看到農校遺址地底層下的堆積層位,進而瞭解不同時期的地層文化活動。

 

「仿製文物展示」立於左側牆面並延伸至展台,陳設遺址出土文物之場景示意圖及復刻文物。宜大有鑑於整個400年的遺址跨越的四個時期土層,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考古遺物,無法全部呈現於考古牆及地面場景,因此在文化遺物中挑選出代表重要價值性的器皿、工具及飾品,如幾何印紋陶罐、近代貿易陶瓷(安平壺、瓷器)、木質器物(木碗、木拍板、木鏟)、石質工具(石錘、石鋤、圓板)、飾品(瑪瑙珠、彎月形金箔片、魚形金屬編物),將物品複刻真實地陳列展示,讓民眾可透過圖解,更詳細地瞭解該物品材質、樣貌及用途,進一步認識先民在宜蘭大學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文化與智慧。

 

宜蘭農校遺址最初於民國15年宜蘭農校建校時為人發現,直至95年汙水處理系統工程期間,發掘出土大量文化遺物及遺構現象,十分豐富且精彩無比,讓珍貴的歷史文化得以重見天日。學校現階段已設置宜蘭農校遺址博物館籌備處,以「校園博物館化、博物館校園化」為願景,持續爭取外部資源,並將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蘭陽博物館三方合作,齊力促成宜蘭農校遺址博物館的成立。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