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v

早年興建南機場的民工逾萬 究竟住那裡?系列二~1

早年興建南機場的民工逾萬 究竟住那裡?系列二~1

主圖:楊木全曾參與南機場興建

話說文史 特約撰述/楊基山
1945年太平洋戰爭末期,宜蘭地區除加強防禦工事外,也積極增建機場設施,當時曾引進約一萬名外縣市民工,與包括學生在內的宜蘭人,共同參與此一工程,這項龐大的人力到底如何解決住的問題,自不是簡單的事,最近一張美軍空拍圖,被解讀出現今的縣立體育館處可能就是「民工宿舍」。

宜蘭市美福大排(健路段)附近可能是昔日興建南場的民工宿舍。
宜蘭市美福大排(健路段)附近可能是昔日興建南場的民工宿舍

過去的史料記載,指述由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所雇用民工,係借住在中山及女子等校園內,耆老的口述並沒有錯,但逾萬人的集體生活起居,豈是學校容納得下,尤其推算那個階段學生還在正上課,所餘空間一定不會太大,應該還有其他房舍作為民工住所。


如果是有,那又會在那裡?美軍於1945年1月21日上午轟炸宜蘭的一幀空拍圖,似乎提供了賓果般的「訊息」,相片內同時得知緊鄰施工中的南機場(北跑道),一塊四角形的區塊,冒出濃濃的一捲白煙,顯然是遭到投彈中的的畫面,它正是如今擺厘里蘭陽女中校園。


當年就讀蘭女一年級的林美玉女士表示,該校新生係每年四月入學,記憶中她唸了沒多久,就因美軍天天空襲而不得不停課,被炸那天,沒有人員傷亡,她也早已「疏開」至壯五鄉下,直到戰爭結束才得以復課,而事後返校看到的情景是教室塌落一角的慘況。


最初,依我個人的解讀,蘭陽女中被炸的原因是太接近南機場,而遭到池魚之殃,但經多位專家告知,從美軍繪製的轟炸目標地圖,早將該校列入「Military Area」,因此可說是誤認而非誤炸,這也難怪,後來解密的空照圖上見到的擺厘路兩旁,盡是一座座飛機的掩體。

蘭陽女中被炸的現場空拍圖
蘭陽女中被炸的現場空拍圖

蘭陽女中當然不會是民工宿舍,事實上,13、4歲女生與20餘歲的民工同處一校,也非傳統所能接受,而距離校區不遠處隔著公份港(美福大排),同樣有一處面積稍小的四方形區域,空拍時清晰發現建有數排房舍,也被美軍列為「Barracks」。


「Barracks」常被指為軍營,惟也可譯作(臨時性)工寮,其位置就在現今宜蘭運動公園內的縣立體育館處,佔地約蘭女的三分之二大,初估寮舍可住上好幾千人,連日來,訪談多位耆老對該處的印象不深,難以確認,惟從各種跡象研判,日本兵要長期留宿的可能性不高,理由安在?讓我們下回分解。(待續,二之1)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