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v

日軍募工在宜蘭 趕建防禦工事的故事-系列3~1

日軍募工在宜蘭 趕建防禦工事的故事-系列3~1

主圖:日軍僱請民工挖掘的坑道


話說文史
  特約撰述/楊基山
約莫75年前,也是太平洋戰爭烽火連天之際,宜蘭飛行場附近陸續湧進逾萬外地民工,對人口相對不稠密的舊城市郊,其生活上衝擊程度是可以想像,尤其這批勞動者的棲身所,及其起居的管理,必須有嚴謹的規劃與安排,而當時的工頭就是商界聞人海基會董事長的辜振甫,這段宜蘭史在戰後似乎鮮少有人提及,但值得紀錄。

日軍募工在宜蘭 趕建防禦工事的故事-系列3~1
民工寮舍就位在現今健康路健身橋段與體育館(後方黃色建物)間

日本作戰大本營為因應美軍的攻台可能,太平洋戰爭末期,於台灣各地展開「築城計畫」,被認為最有可能是登陸地點的宜蘭,自無法置身事外,其禦敵設施包括蓋機場、建碉堡、挖坑道等等,為加緊趕工,曾招募大量外地青年勞工,而其臨時住宿的寮舍,需要大面積的基地,根據訪談資料,位置就在現今的宜蘭縣立體育館附近。


1944年8月4日「台灣島築城計畫一覽圖」顯示,全台有14處地點實施全島要塞化,即是加強構築防禦工事,宜蘭地區是其中之一,從頭城到蘇澳的沿海線山區,在視野佳的角落,大量的挖掘地道、興建機槍碉堡等,更重要的是,同時進行三座新建或擴建的機場工程,即使投入宜蘭地區的大量人力,也有所不足,必須徵調外地民工。

日軍募工在宜蘭 趕建防禦工事的故事-系列3~1
李春榮10多歲曾被微調工去做公工

宜蘭狹長海岸線長達100公里,且面臨太平洋海域,有利於美軍的登陸戰,同時距離台北衛戌地區也近,日本軍方在此部署了堅固的防敵工事,乃是必然的策略,在大興土木期間,不時招募大量年輕力壯的民工參與,今年88歲,住在員山湖西的李春榮表示,由於在家是老大,擔心父親過勞,只好去作無錢的公工。(系列3之1,待續)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