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梗枋漁港卸魚場重建落成.林姿妙主持開幕【影音新聞】

梗枋漁港卸魚場重建落成.林姿妙主持開幕【影音新聞】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頭城鎮梗枋漁港 卸魚場重建,耗資6千7百餘萬元,今天7月13日開幕啟用,開幕儀式由縣長林姿妙主持,天氣晴朗各界人士聚集碼頭相當熱鬧。

  

新建的梗枋卸魚場設計簡潔、空間純粹,以海洋意象為美學基礎。建築外觀以地方特色漁獲白帶魚的帶狀造型為基底,融合大船入港的意象,象徵漁獲豐盈。建築立面水平帶狀的女兒牆以俐落線條增添視覺張力,與太平洋海平線相呼應。

 

開幕典禮由縣長林姿妙主持,到場的來賓甚多,有農業部漁業署陳建佑副署長、立委陳俊宇、漁會理事長鄭讚福、鎮長蔡文益、代表會主席楊碧村、賴良洲議員、海巡署第七總隊蔡宗憲隊長、漁會總幹事陳秀暖、紀倉華代表、薛柏新代表、薜柏平代表、許良吉里長、李世田里長、黄惠美里長、沈瑞雲里長、鄭順利里長、沈榮華里長、張正益里長等。

這個漁港對頭城鎮更新里的漁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提供了卸載漁獲、整理分類及吊裝至貨車等服務。在經過38年的使用後,由於建物老舊且被評為「危樓」,不再符合現行建築法規。在縣府及漁會的努力爭取下,漁業署最終核定了梗枋卸魚場重建計畫,經費達6,757萬2,700元,於民國111年4月開工,並於112年9月竣工。

 

梗枋漁港位於頭城鎮更新里,面向龜山島,是離龜山島最近的漁港。112年梗枋漁港的漁獲產量約為1,793公噸,產值約為1億6,241萬元,主要漁獲來自龜山島海域,當日新鮮捕撈,白帶魚、鬼頭刀、鰹魚及旗魚為主要品種。梗枋漁港擁有三組特色友善定置漁網,捕撈以洄游性魚類為主,利用洋流和漲退潮捕魚,漁民每日兩次出海捕撈,漁獲透過卸魚場天車直接賣給訪客或盤商,卸魚場是漁民不可或缺的場所。

 

縣府、設計監造、營造三方積極合作,克服了疫情衝擊、大量缺工、臨海工區狹小、多雨天候等挑戰,按時按質完成了工程。梗枋卸魚場榮獲宜蘭縣政府第12屆公共工程優質獎佳作、工程會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佳作及農業部112年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漁業建設類)優等獎項。期待梗枋卸魚場的啟用能為在地漁民帶來更便利、更優質的服務。

圖片影片/縣府.吳楊欽提供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