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65歲的邱女士,走幾步路就會喘,症狀持續了3個月,造成生活上的困擾;今年三月底由家人陪同至陽明交大醫院心臟內科求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在心臟三尖瓣上長了一顆約1.5公分的腫瘤,立即轉診到心臟外科評估手術可行性,邱女士的腫瘤長在瓣膜的葉片上,造成瓣膜嚴重逆流,導致出現心臟衰竭的情況,需手術切除腫瘤以緩減不適,慶幸的是在符合條件限制下,優先選擇了達文西微創切除手術,日前邱女士回診復原良好且快速,喘的狀況也漸好轉了,很快就回歸正常生活,陽明交大醫院團隊成功完成了宜蘭地區第一個達文西開心手術案例,邱女士今天特別到院贈花感謝醫院的救“心”之恩!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唐氏症對所有孕媽咪來講是孕期擔心指數中的第一名!陽明交大醫院目前已經開始提供「頸部透明帶超音波檢查」,蘭陽的孕媽咪不用再為了這項檢查,舟車勞頓到台北。婦產科林宜珈醫師表示,唐氏症篩檢的頸部透明帶超音波檢測,是透過超音波檢查頸部透明帶的狀態,評估寶寶罹患唐氏症的機率,且偵測率高達近90%,可早期發現胎兒異常之情況,一旦檢查結果屬於高風險族群,則建議進一步接受侵入性的羊膜穿刺檢查來做最終的診斷。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5月12日是國際護師節,陽明交大醫院為感謝護理團隊站在第一線守護蘭陽鄉親健康的辛勞及專業付出,辦理一系列以「護理心守護情」為主題的慶祝活動。楊純豪院長表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事情,是護理人員在這場戰役中的不畏辛勞堅守疫情最前線,為民眾最好的醫療照護。醫院從防疫、檢疫、抗疫,無論是在機場、在港口、在學校、在醫院、在機構或是在社區,處處都是護理師勇敢無畏的身影,在最艱難的時刻,履行守護全民健康的使命與責任,展現護理的巨大力量,更豐厚了護理的無限可能。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陽明交大醫院日前收治一位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嚴重心室顫動年輕患者,急救期間一度失去意識及心跳,經心臟團隊立即施行高品質的CPR及置放葉克膜搶救,同步送往心導管室進行血管支架植入將血管打通,雙管齊下,當時患者心臟停跳長達90分鐘,因雙利器的搭配,縮短了腦部缺乏血液灌流的時間,再加上低溫療法,減少腦部缺氧損傷,成功將患者從鬼門關前拉回,且患者術後復原良好,宛如奇蹟,這是心臟團隊於CPR進行中同步完成心導管手術的罕見成功案例。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近年來慢性疾病逐漸年輕化,養生風氣興起,除了藥物之外,食療成了熱門議題,也因網路資訊交流增加,常常容易斷章取義造成錯誤飲食訊息滿天飛,這時候營養師的角色就顯得格外重要,陽明交大醫院表示,2月22日是「營養師節」,而今年營養師團隊特別結合宜蘭縣營養師公會搭配營養師全國聯合會所主辦的快閃活動,2月17日於醫院大廳演出「我的餐盤」快閃小短劇,藉由短劇的表演讓現場的民眾更加瞭解如何調整最佳的飲食習慣。
2023年01月04日 15:50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家家戶戶都有「貼春聯」的習俗,也象徵為新的一年正式揭開序幕,為了替新年祈福,陽明交大醫院特別邀請書法名家吳大仁老師暨學生團隊於蘭陽院區大廳現場揮毫寫春聯,提供民眾免費索取,讓就醫病患及家屬提前感受溫馨及年節歡樂熱鬧氣氛。
【記者譚杰、趙奇濤/礁溪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第13屆國際研討會今日(4)在礁溪老爺酒店盛大舉行。從2009年起,陽明交大醫院每年皆針對重要的醫療議題舉辦國際醫療研討會,而今年特別選訂「COVID-19後疫情防治作為和醫療數位轉型」為主題,衛生福利部王必勝政務次長、疾管署莊人祥副署長、國際級專家及國內學者特別撥冗來到宜蘭出席此次會議,分享當今重要疾病的最新診療新知與照護趨勢,讓蘭陽醫療新知及資源更豐沛也更茁壯。
【記者趙奇濤 譚杰/宜蘭採訪報導】「胸痛」是許多人日常會忽視的症狀,且自我難以判斷是否嚴重,陽明交大醫院表示,近期發生多起胸痛案例就醫,幸好在心臟團隊即時診斷即時手術,才能成功搶救病患!楊純豪院長提醒民眾,一旦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時,應提高警覺加以觀察並應盡早就醫,以免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