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議員謝家倫質詢警察局的「打詐儀表板」,本來是要提醒民眾不要被詐騙,結果透露被害人的資料太完整,使詐團又連繫被害人,造成二度受到傷害,謝家倫希望警方從速檢討。
謝家倫議員在質詢時,並出示警方4月16日「打詐儀表板」的資料~
「假投資詐騙
我是在YouTube上滑影片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個投資廣告,裡面那個假冒朱家泓的人看起來超專業,還講得頭頭是道,說什麼只要加入他們推薦的「春秋交易所」這個APP,就可以穩穩賺、還會每天幫我報明牌股票!我心想:「哇〜這機會不能錯過啊!」接下來我就加入了他們的投資群組,,整個氣氛看起來也很熱絡,裡面的人一直在分享說自己賺多少賺多少,感覺真的好像進入投資神圈了。到了3月24日那天,我就特地跑到宜蘭縣三星鄉的大同農會,親手操作,把20萬塊匯了出去,準備開始大幹一場。結果他們還真的先匯了6000元給我,我當下覺得「哇〜這真的有搞頭耶!」整個人信心爆棚,覺得自己眼光精準。但就在今天(16日),農會的主任打電話給我,說我這樣的行為看起來很像是詐騙案件,建議我趕快報案確認情況。我才驚覺⋯我好像真的被騙了啦!是不是很扯?有夠會演,我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要翻身變股神了,結果翻車了才知道一切都是劇本!
發布日期:114-04-16|發布縣市:宜蘭縣」
謝議員說,結果詐團看了之後,馬上又LINE被害人~「李先生,現在懷疑你嚴重洩密。
你的資金已經被凍結,我們還會繼續追究你洩密對公司造成負面影響的損失。
這是你沒錯吧。」
謝家倫議員說,警方為了打詐設置「打詐儀表板」,每天將打詐訊息PO上去,卻讓被害人遭詐騙集團二度恐嚇,警察局說有「去識別化」,但他認為偵查中的案件,不應該就這樣把詳盡的資料傳到打詐儀表板上,違反偵查不公開的原則,也讓被害人受到詐團的二次傷害。
警察局表示,警察局每天接到案情,就立刻上傳給警政署,將資料「去識別化」後刊載,主要是提醒民眾不要受騙,警方將再建議警政署對金融機構、金額等資料必須要「去識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