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重判變輕刑‧圖利變洩密~謝清桂案逆轉‧林姿妙案受關注

重判變輕刑‧圖利變洩密~謝清桂案逆轉‧林姿妙案受關注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教養院前院長謝清桂涉洩漏標案,原本一審依圖利罪重判5年2月,但台灣高等法院二審認定「欠缺圖利故意」,全案大逆轉,改判洩漏公務秘密罪,刑期僅6月,可易科罰金並給予2年緩刑。此判決不僅讓謝清桂免於牢獄之災,更在地方政壇引發聯想,被視為對近年來仍纏訟中的圖利案公務員——特別是外界高度關注的林姿妙案所牽渉的公務人員——傳遞出一股「審酌人情、認定嚴謹」的訊號。

 

根據檢方指控,謝清桂在2019年間推動老化專區建置工程,計畫購置40張電動病床,並向衛福部申請200萬元補助後核准。謝將招標文件透過LINE傳給李姓女廠商,甚至以「財神爺來了」訊息通知投標,李女再以其他業者名義「陪標」,最後成功得標,估計獲利14萬元。一審認定謝圖利罪嫌成立,重判徒刑。

 

不過高院二審翻轉,強調無證據證明謝有圖利之主觀故意,僅認定其「洩密」行為屬實,且考量謝為身障人士、於審理中認罪,並無實際獲利,最終改判緩刑。

 

司法觀察人士指出,本案展現「圖利罪難以成立,洩密罪相對輕微」的裁量方向,對其他涉及圖利案的公務員來說,不啻為一劑強心針。外界也質疑,當高院認定標案資訊外洩僅屬「一時失慮」,是否會讓後續正在審理的政治人物及公務人員案件,更容易取得「無圖利故意」的防線。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