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蘭博)與海洋委員會攜手推動「宜蘭傳統舟船復振計畫」,10月26日於烏石港舊址舉行「傳統舟船修復試航儀式」,象徵塵封百年的舟楫文化重新啟航。現場在湖光波影中展現宜蘭人與水共生的記憶,匠師技藝、學術研究與藝術展演交織成一場跨領域的文化復航。
【影音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AR5XFBgUQ/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7JbqFTT5m/

代理縣長林茂盛指出,傳統舟船修復不僅是木造工藝的重現,更是宜蘭文化記憶的再生。他感謝海委會大力支持,使「文化資產活化」與「海洋文化復振」目標得以實現,讓「石港春帆」的歷史畫面在今日重現波光中。

烏石港舊址自清領時期起即為宜蘭重要港口,當年漁帆點點、舟楫穿梭,道光年間噶瑪蘭通判烏竹芳的詩作〈石港春帆〉曾譽為「蘭陽八景」之一。隨著鐵路通車、水運式微,舟船文化一度沈寂於時光;此次修復行動,讓被河海擁抱的舊港記憶再度甦醒。

「舟船共學團」結合舟船捐贈者、修復匠師、學者專家與社區協力,從造船、材料測試到航行訓練,皆秉持傳統精神。人間舞集更以「海洋舞蹈」揭幕,寓意文化如水,流動不息。蘭博表示,這不只是文物修復,而是讓民眾重新理解「從河到海」的宜蘭生命脈動。
目前修復舟船將展示於烏石港舊址,供民眾拍照留念,見證兩百年前的宜蘭水運風華再現。

圖片/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