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帶來的豪大雨重創宜蘭,宜蘭是本島受災最嚴重縣市之一,「其他縣市有的,宜蘭也要有!」吳宗憲立委表示,中央應比照南部災害補助辦理。

吳宗憲立委說,相較於先前台南淹水災情,賴清德總統多次親赴勘災並立即宣布補助措施,這次宜蘭遭受重創後,中央遲未展現相同力度,必須靠地方立委不斷奔走陳情,方爭取到部分支援。外界普遍認為中央對東部與西部的對待有明顯落差。
立委吳宗憲與黃建賓13日共同召開記者會疾呼,中央救災不應差別對待,宜蘭受創深重,「其他縣市有的,宜蘭也要有!」他們要求中央儘速提出宜蘭災後補助方案,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工程延宕十年 分洪計畫終於「補救式過關」
吳宗憲指出,蘇澳此次淹水讓居民想起15年前梅姬颱風的悲劇,造成38死96傷的慘痛經驗後,政府才提出蘇澳溪分洪計畫。該案於2013年在國民黨執政時同意規劃,但民進黨上任後卻拖延十年,直到2023年才獲行政院核定。
今年1月提報修正計畫後仍一再延宕,直至今年11月12日,行政院長卓榮泰才終於同意將追加的21億餘元納入「4年1000億縣市管河川改善計畫」。吳宗憲直言:「如果不是這次災情這麼嚴重,我們不知道還要再等多久。」並批評中央「每次都要等到真的出事,才開始動起來」。
東部不是二等地區 補助不能老是「事後亡羊補牢」
黃建賓立委亦表示,東部地區雖風景優美,卻始終是颱風侵襲第一線。去年康芮颱風造成台東農損高達7億8518萬元,他與地方政府多次爭取才獲得河川清淤、治水預算。他強調,這次鳳凰颱風不只宜蘭重創,台東部分地區也出現溪水暴漲、再度溢堤等危險情況。
黃建賓立委呼籲中央:從今年丹娜絲颱風至今連番重創東部,中央應立即挹注復原經費,「不要等地方民怨四起才姍姍來遲」。
補助門檻需合理化 不能只看「有沒有超過50公分」
宜蘭多名民代亦提出補助門檻疑義。議員黃琤婷與冬山鄉代表李蕣利指出,目前補助以「淹水50公分」為界,但實際上住家、家具與電器從20-30公分就已產生重大損害,因此建議標準應調整為「淹水+實際損失」,而非僅以水深判定。
吳宗憲強調,這次颱風宜蘭是本島受災最嚴重縣市之一,中央應比照南部災害補助辦理,「其他縣市有的,宜蘭也要有!」盼中央重視宜蘭災民權益,公平對待,讓受災民眾能在最短時間內重回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