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民進黨前立委陳歐珀涉貪案,於今年6月4日起即遭聲押禁見,終於放出來了。台北地方法院今(24)日裁定以 500萬元交保,並加裝電子腳鐐,同時限制出境、出海與特定接觸行為,成為台灣近年少數採用「科技監控措施」處理前政治人物的案例之一。
陳歐珀遭檢方指控,在擔任立委期間涉嫌收受物流業者聯興國際公司款項,包含 不法利益413萬5922元及50萬元賄款,另外並涉及 詐領助理費411萬2170元,涉案金額合計 874萬8092元。北檢依《貪污治罪條例》、財產來源不明罪及《洗錢防制法》起訴全案,並向法院求刑 24年2月。
司法文件指出,陳歐珀疑似自2016年至2020年間,利用立委身分與交通委員會職務,協助聯興國際爭取政策利多,包括碼頭租金議題、企業補助與修法方向等。其中,包含2018年發生基隆港「德國籍貨櫃輪撞損橋式起重機事件」後,陳疑利用事件契機推動《商港法》修正,使民間企業設施受損時可向政府求償營業損失,引發檢方質疑其行為動機。
陳歐珀並非首次捲入爭議。2023年,他曾因捲入「im.B吸金案」而宣布退出立委連任,當時遭質疑接受案件主嫌提供辦公室與座車。該案目前仍在司法偵辦中。
今年6月4日,檢方指揮警方兵分十四路搜索相關人處所,並將陳歐珀等多人帶回複訊。因考量有逃亡、串證疑慮,法院裁定羈押禁見。經審理近174天後,法院認定羈押替代性措施足以防範風險,因而改採高額保釋金與科技監控方式替代羈押。
此案牽涉政治倫理、政策利益與司法公信,是否影響民進黨及地方政治觀感,也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未來法院審理階段,陳歐珀能否提出反證、證明交易是否屬正常政治運作,將是後續訴訟攻防關鍵。
司法程序仍在進行,全案尚未定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