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周龍/宜蘭報導】被宜蘭縣政府列入無形文化資產的二結王公文化節「抓童乩‧跳過火」宗教活動,今(21)日下午2時盛大登場,廟埕1萬2000台斤木炭,一早升火準備,躲在外庄的童乩逃不過王公法眼,被抓回廟埕後,上百信徒抬神轎、抱神尊,赤腳衝過烈焰火堆,忍受攝氏800度高溫,場面十分壯觀,為全台最盛大的過火儀式,今年適逢老少童乩交接成為宗教界盛事。
「二結王公文化節」,重頭戲「抓童乩‧跳過火」今天下午2時登場,廟方先前擲筊請示三王公,今年木炭量維持往年的1萬2000台斤。昨一早堆置木炭升火、神轎隊伍「捉童乩」到火場,神職人員向炭火堆摔灑鹽米,炙熱火紅木炭驟然接觸鹽米,發出「劈啪」聲響。時辰一到,總指揮揮動王公令旗,驚心動魄的過火儀式開始,由古公三王領頭,上百信徒抬神轎、抱神尊,大踏步走過6米的炭火堆,過程中神職人員不斷摔灑鹽米幫忙降溫,「劈啪」聲響不停,喝彩掌聲如雷,上萬民眾爭相目睹,對童乩與信徒赤足走過炭火堆,腳底板為之癢癢,也為信徒神彩奕奕佩服不已。
為二結王公服務半世紀的地童乩林坤智今年已68歲,每年跟王公現捉迷藏遊戲,體力有點力不從心,經請示古公三王,王公准予退休,另外尋找到新童乩王文生來傳承神旨任務,今天新舊童乩分別躲到外庄頭,以為王公捉不到他們,不料不到1小時2人就被王公捉到,起乩後跳上神轎,被轎夫抬回廟埕,率先開火路,隨後進行跳過火儀式。
王公廟董事長張明華表示,王公平時為百姓消災解厄,難免會染上不淨,藉「過火」儀式,去除王公身上的穢氣,也為信徒帶來好運;而灑鹽米除了可降低炭火溫度,在宗教上,鹽則代表雷電,米代表石頭,「雷光石火」象徵打擊邪魔惡鬼除煞。
五結鄉長簡松樹表示,王公過火儀式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也是內政部台灣宗教百景,對地方來說十分珍貴,現今台灣少有如此完整的民俗活動,應永久保存下來,具有傳承、觀光以及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