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花蓮農改場推動原鄉特色作物保種

花蓮農改場推動原鄉特色作物保種

【記者林周龍/宜蘭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極推動原鄉特色作物保種,目前保存原鄉特色豆類種原包含樹豆、鵲豆、翼豆、菜豆、米豆等等豐富的豆類資源,更針對鵲豆進行栽培技術開發以及耐高溫品種選育,期望不只能將部落珍貴的豆類種原保存下來,更能進一步發展為特色農產業,並在全球氣候變遷中的趨勢中提供更穩定的糧食來源。

 

豆類在原鄉中一直是重要的作物,豆類不僅是糧食,同時也是種子,易於攜帶的特性,使它們總是隨著族人一同遷徙,有勇士豆之稱的樹豆是陪伴獵人打獵的重要營養來源,但是隨著年輕一輩的族人飲食逐漸西化,整體的飲食文化逐漸產生變化,營養豐富的豆子被大規模栽培的水稻、蔬菜逐漸取代,傳統的豆子湯越來越少出現在餐桌,從前栽培一大片的豆類作物變成利用畸零地栽培,部分區域的豆類更是只剩部分耆老手中有種子,隨著耆老逐漸凋零,珍貴的豆類種源岌岌可危。

 

花蓮農改場有鑒於部落特色作物種原快速流失,積極推動保種工作,不僅整理收集地點及作物特性等基礎資訊,更進一步紀錄該作物之族語以及特殊利用方法,並且定期進行種子更新、調查種原特性,為原鄉種原留下更完整的資訊。除了種原保存,花蓮農改場也同時進行鵲豆栽培技術改進及適口性提升與耐旱品種選育,改善目前豆莢品質不均及田間管理不易等困境,更透過品種改良,增加豆莢風味與口感,並對未來極端氣候更具耐性,以提升原鄉豆類競爭力。

 

 花蓮農改場積極推廣山地原生種鵲豆

聯合國指定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期望藉此活動喚醒人們對豆類的認識。豆類作物不僅富含大量蛋白質、纖維、礦物質及豐富維生素,乾燥的豆類可存放數月而不失其營養價值,提供貧窮地區良好而且穩定的營養來源,因此又有「窮人的肉」之稱,其根部與根瘤菌共生可以進行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更加永續的農業環境,豆類作物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豐富的遺傳資源,更使得豆類在全球氣候變遷中成為穩定糧食供應的潛力作物。

 

滿載部落驕傲的豆豆們益處多多,期望未來不僅能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種原庫保存,更從餐桌上的需求帶動栽培,重新在田間生生不息,由消費者守護珍貴的原鄉豆類作物,讓原鄉的豆豆們繼續保存在這片土地上,持續守護消費者的健康與生活的土地。

山地狩獵重要糧食鵲豆



(託播廣告)網路連結~縣議員候選人 黃琤婷 https://www.facebook.com/pg/Mrs.Janet/posts/?ref=page_internal
(託播廣告)網路連結~縣議員候選人 黃琤婷
https://www.facebook.com/pg/Mrs.Janet/posts/?ref=page_internal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