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周龍/宜蘭報導】六十七年前一群來自義大利天主教靈醫會的神父修士們,選擇了當年窮困的後山宜蘭,開始他們『醫治病人 傳揚福音』的使命,照顧弱勢族群、不收窮人醫藥費,在蘭陽地區傳為佳話,他們始終堅持~『照顧最弱小的弟兄』。知名導演吳念真也曾在他的感念影片裡稱讚道:『臺灣需要甚麼,聖母醫院就做甚麼,需要在哪裡,聖母醫院就在那裡』!
循著這樣的使命,除了前幾年出版的『12位異鄉人傳愛到臺灣的故事』、『忘了自己因為愛你』、『大醫師范鳳龍Oki』…等口述歷史書冊,記錄自1952年至今所有神父修士們在宜蘭醫療奉獻的點點滴滴外,今日再由光啟社出版『有愛,就有路』,傳述著羅東聖母醫院的同仁如何跟隨神父修士們的服務足跡,繼續他們的醫療使命。
『有愛,就有路』分有三個專輯:
輯一~《送暖那山那海-原鄉巡迴醫療系列》
1955年華德露神父看見原民部落的窮困,開始在部落建立教堂,帶領原民朋友找到心靈的依歸,同時挨家挨戶送上關懷物資與需要的簡便藥 物,這就是最早期的『山地巡迴醫療』,從華神父經濟窘困時期的背負麻布袋徒步上山,至經濟改善後的車輛巡迴,羅東聖母醫院服務原民、偏鄉的心六十幾年從未改變,本輯收錄的篇章,細述著每一位醫護同仁跟隨前人腳步的感念與感動。
輯二~《在宅行醫路-原鄉心靈關懷系列》
對都會市區的民眾而言,就醫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偏鄉的原住民朋友來說,就醫卻是時間漫長且無奈的等待,因為部落的老化、因為交通的不方便…,所以為照護這些無依的原民病患,聖母醫院開始了《在宅醫療》。虔誠的基督徒、以具體行動實踐耶穌精神的身心科郭約瑟醫師,在翻山越嶺的在宅醫療中看見許多不為人知、隱藏在醫療背後的故事,於是以他細膩的心思、溫柔的筆觸,寫下這一輯淒美、動人的篇章,每一則故事都觸動心弦、耐人尋味!
輯三~《即刻救援-普悠瑪事故關懷系列》
107年10月21日對臺灣而言是超級震撼且傷痛的一天,向來被視為最安全的台鐵火車、一票難求的普悠瑪號竟然翻車,造成18人罹難、近200人輕重傷,當天所有的電視新聞,分分秒秒都在快報,就希望能夠讓全國關心的民眾即時了解救援狀況,在那當下事故轄區的三大醫院急診室也早已人滿為患。
平時羅東聖母醫院為鞭策醫護團隊能應變任何突發狀況,不論是大量傷患333、火災555…等,都不斷重複演練,以期在最需要的時候能給病人最安全、最完整的照護。因此當天急診無線電傳來呼叫求援後,所有同仁在最短時間馬上收到:「這不是演習,急診外科333、這不是演習,急診外科333、這不是演習,急診外科333!請醫護人員立即到急診室報到!」的簡訊,平時訓練有素的同仁們無不以最快速度奔向急診室,當晚有263位同仁在急診室支援,但我們知道實際人數更多,因為有許多的聖母同仁是默默付出、支援協助,並未簽到留名,我們ㄧ點都不意外~這就是聖母人的精神!所以在這個專輯裡收錄這次事故參與救援及後續醫療照護、關懷協助相關同仁的心情點滴,希望透過文字的抒發,能協助同仁們找到心靈的安靜、看見自己的價值!
我們也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除了再次闡明羅東聖母醫院的醫療使命外,更期盼這樣的愛與精神能夠深耕、永續,因此本書雖訂價320元,現在愛心特價300元,義賣所得全數捐贈『山巡社區照護基金』,誠摯邀請『有愛』的朋友踴躍認購,讓『有愛』的這條路,繼續綿延不斷!因為~『有愛,就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