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吳宗憲召集協調~中央失信苛扣款.地方財政陷泥淖

吳宗憲召集協調~中央失信苛扣款.地方財政陷泥淖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針對中央政府扣留宜蘭縣25.5億元一般性補助款,立法委員吳宗憲今(15日)於立法院召開協調會,邀請行政院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與宜蘭縣政府主計處、財稅局,以及宜蘭縣議會陳鴻禧、黃建勇、黃琤婷、黃浴沂、林義剛五位議員,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吳宗憲委員嚴正駁斥《自由時報》以「藍白亂刪預算」為標題的報導,認為該報導混淆視聽、推卸責任,並為執政黨的違法行為背書。他強調,一般性補助款是地方政府依法應得的「法定預算」,不屬於立法院可刪減的項目。「中央違法扣留地方補助款,還聲稱是因為總預算被刪減?這不是新聞報導,而是散布謠言!」吳宗憲委員指出,行政院主計總處至今無法提出合理解釋,正是因為中央根本無權刪減地方政府的法定補助款。

 

吳宗憲委員進一步指出,主計總處以「列為未分配」之名,試圖掩蓋其苛扣補助的事實,「但實質上就是不撥款」。中央政府114年度三讀通過的總預算高達2兆9248億元,較去年的2兆8519億元,增加了72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中央並非「無錢」。如今卻向地方政府開刀,根本是「哭窮騙人、扣錢懲罰」,犧牲地方權益。

 

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第30條第3項明文規定,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前一年度數額」。然而,主計總處此次刪減宜蘭縣25.5億元,導致宜蘭縣的補助款「比去年短少22.5億元」,已明顯違反法律規定。對於行政部門聲稱將提出釋憲,吳宗憲委員回應,釋憲是未來的選項,但現行法律已然生效,政府理應遵守。如果政府還尊重法治,就不應推拖不執行,更不應公然違法,或試圖以「列為未分配」等方式規避法律責任。

 

宜蘭縣政府主計處表示,縣府年度預算已編列完成,其中已將中央應撥付的補助款納入考量。如今突然遭刪減25.5億元,將嚴重打亂縣府的整體財政規劃。尤其七月即將面臨現金流短缺10億元的困境,宜蘭縣的財政將面臨嚴峻挑戰。

針對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在經濟委員會上,建議宜蘭縣政府「自行舉債」的說法,宜蘭縣政府表達強烈不滿。

 

縣府強調,若外界了解宜蘭縣的實際財政狀況,絕不會提出如此輕率的建議。宜蘭縣以農業為主,財政相對弱勢,根據統計資料,宜蘭縣政府的債務比率在全台縣市中排名倒數第二(人均負債為全國第二高),財政狀況不佳。如今中央政府不分青紅皂白刪減補助,還要求宜蘭縣政府舉債,根本是罔顧地方困境,漠視地方政府的生存。

 

宜蘭縣政府代表及多位縣議員指出,宜蘭縣被刪減的補助款主要用於教育與社會福利支出,包括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單親家庭等的「七大津貼」,以及基礎教育經費和各項地方建設。若這些補助款被刪減,將嚴重影響縣政運作,造成民生問題。吳宗憲委員痛批:「中央政府此舉根本是棄地方政府與人民於不顧,連最基本的信賴保護原則都不遵守!」

 

宜蘭縣議員陳鴻禧指出:「各縣市政府的財政狀況不盡相同,中央不應採取齊頭式平等的方式,刪減27%的補助款,這對宜蘭縣的傷害非常大。」他強調,中央政府應根據各縣市的實際情況,採取差異化的補助方式,而非一刀切。

 

宜蘭縣議員林義剛也表達不滿:「《財政收支劃分法》的通過,讓地方政府引頸期盼,結果主計總處承諾的補助款居然臨時喊卡,地方政府無法接受經費遭刪減的事實。」

 

宜蘭縣議員黃建勇表示:「已通過的法定預算,就應該如數撥付。」他批評中央政府臨時取消補助,已違反行政程序與信賴保護原則,對地方政府極不公平。

 

宜蘭縣議員黃浴沂直言:「宜蘭縣的財政一向拮据,中央採取齊頭式平等的補助方式,只會讓貧窮縣市更加困難,地方財政缺口擴大,導致預算編列幾乎無法執行。」

 

宜蘭縣議員黃琤婷強調:「中央政府片面刪減已核定的一般性補助款,將嚴重影響宜蘭縣的社會福利、教育等基本民生支出。中央政府應該謹慎處理,這是最基本的行政信賴問題。」

 

會議最後,吳宗憲委員總結表示,他將堅守立場,確保宜蘭縣應得的25.5億元補助款全數歸還。此次協商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央政府表達宜蘭縣的聲音,請主計總處務必將地方政府的真實困境與嚴重憂慮帶回中央,並傳達地方政府對此事的強烈抗議。

 

他強調,中央政府必須明白,若一意孤行,執意削減補助,所引發的將不僅是財政缺口,而是宜蘭縣整體縣政運作的全面癱瘓,中央政府必須對此負起完全的責任。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