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陳英俊社工三十如夢亦如電.讓善的循環不停歇

陳英俊社工三十如夢亦如電.讓善的循環不停歇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在宜蘭,有一位社工走過三十年不曾中斷的服務歷程,從高中時期的志工陪伴,到創辦「宜蘭愛加倍」與「兒童食物銀行」,這位長期深耕的實務者~陳英俊,他規劃60歲時退休,從陪孩子寫功課到創辦愛加倍.他走過一條用愛鋪成的路。以下是記者訪談內容~

上圖/右1陳英俊

什麼時候開始踏上社工這條路?

答:一切始於高中時期,因一次參加宜蘭家扶中心兒童課輔志工服務而踏入社會工作世界。那時每週利用週六下午陪伴清寒家庭孩子寫功課,與同儕共度溫馨時光,也結識了幾位影響深遠的社工前輩與啟蒙者。

上圖/右1陳英俊

從志工到專業社工,是什麼驅動您持續進修?

答:高中畢業後考入實踐專校社工科(今實踐大學),但在基層服務幾年後,深感知識不足、實務挑戰繁重,因此決定報考在職專班,重回學校學習理論與實務整合。之後更攻讀佛光大學碩士班,學習詮釋學、系統觀,強化問題解構與解決能力。

上圖/右4陳英俊

從社工變成創辦人,轉變的契機是什麼?

答:工作多年後,親眼見證許多非典型弱勢家庭遭遇邊緣困境,卻被制度排除。這促使我思考社福資源該如何更靈活、更貼近需求,因此在取得社工師證照後,起草章程並於民國91年創辦「宜蘭愛加倍」,開啟以在地實踐為核心的行動歷程。

創辦「愛加倍」初衷為何?

答:當時孩子們面對的不只是經濟壓力,還有社會結構快速變遷所帶來的排擠與失落感。愛加倍希望提供更有彈性的支持,例如兒童食物箱、緊急關懷等,補足傳統社福體系難以即時覆蓋的空隙。

 

這30年來最想感謝的是誰?

答:太多了!從高中啟蒙的社工前輩、縣府任職時的長官同事、一路陪伴的師長與學友,到支持愛加倍創辦與營運的貴人朋友,每一位都像是旅途中為我點燈的人。特別感念幾位已不在人世的支持者,如沈德茂大哥、林傳松校長與黃麗鴦前輩,他們的信任讓我有勇氣往前走。

回顧三十年,有什麼話想對年輕社工說?

答:要相信自己的價值,社工並不只是「幫助人」,而是能洞見問題、系統思維、連結資源的專業。要願意學習、願意修正,也要記得照顧自己。如同鮪魚與旗魚,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游動,停下來,才是真正的危機。

上圖/左1陳英俊帶領烏克麗麗團隊

未來規劃是什麼?

答:我是民國57年次,就讀宜蘭高中一年級的暑假,開始到宜蘭家庭扶助基金會,在宜蘭中心擔任兒童課輔青年志工,生涯規劃60歲就準備交棒給年輕人了,我希望能在有限時間裡,建立更好的制度與團隊基礎,讓服務不中斷、精神不走樣,擔任了快30年的社工,套一句聖經上說的~認識主是我後來社工奉獻信念轉折的重要關鍵,也期望有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社福現場,用愛與專業延續社工人的使命。

上圖/左1陳英俊

 

 牽好孩子的手.讓愛加倍~愛是永不止息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