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2025臺灣科學節—宜蘭創科學」今(15)日上午在宜蘭運動公園體育館登場,結合臺灣科學節科學園遊會與 OSS 海洋科學序列成果展,邀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家海洋研究院、大專院校及縣內教育單位共34個互動攤位,帶領民眾以實作、遊戲方式探索科學,讓學習更貼近生活與在地文化。
【影音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HHPtU35SW/
林茂盛代理縣長表示,科學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也是連結土地、了解文化的重要工具。活動期盼讓孩子與民眾用「科學的眼睛」認識世界,培養探究能力與面向海洋的視野。宜蘭縣政府未來也將持續深化創新科學教育,使科學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本次活動焦點之一為 OSS 海洋科學序列成果展,透過「二氧化碳」、「地球歷史」及「熱能與分子」等主題體驗,引導參與者認識氣候變遷、碳循環與地球環境變化;縣政府環境教育中心亦以互動方式推廣廚餘減量與資源回收,將永續理念從小扎根。
海洋教育攤位則呈現宜蘭豐富的自然特色。蘭陽博物館推出「鯨豚 Photo-ID」體驗,介紹鯨豚辨識與保育概念;海科館以展示呈現人海連結與保護重要性,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亦設置動態活動,讓參與者親身感受海洋之美。
在科技創新部分,國立宜蘭大學與佛光大學規劃3D列印與無人機操作體驗,引導民眾從創意到實作,體驗科技應用在生活中的多元面貌,激發創新思維。
縣府表示,未來將持續與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及相關教育館所合作,讓學生在認識生活科學的同時,也能勇於探索、創造屬於自己的科學時代。
圖片/縣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