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議員黃雯如與謝燦輝,針對宜蘭縣休閒農業區的補助,從農委會每年每區約補助200萬元,到現在農業部改為每區10餘萬元,差異甚多,以及紅火蟻的面積達200多公頃,急待加強防治,向農業處提出質詢。
黃議員雯如指出,宜蘭縣共有17個休閒農業區,其中員山鄉即佔了枕頭山、橫山頭及大湖底三個。以往農委會的時候中央政府每年補助約三、四千萬元,以維持休閒農業區的正常運作。然而,自農業部成立後,111年起相關經費突然大幅縮減,從每個休閒農業區可獲得約200萬元補助,驟降至僅有10餘萬元,且限制經費使用項目,導致休閒農業區營運困難。
黃議員表示,各休閒農業區無法繼續聘用專案人員,整體營運能量下降,計畫執行更加困難,建議農業部重新考量並改善對休閒農業區輔導計畫經費的補助方式與額度,同時也請縣政府編列經費,協助休閒農業區的整體發展。
針對紅火蟻防治問題,黃議員雯如表示,目前全縣仍有200多公頃的紅火蟻防治面積,僅靠持續噴藥並非長久之計,應從根本解決問題。她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 加強管理縣內工程土方來源,嚴格抽檢苗圃,從源頭落實管理。
- 考慮引進無人機或AI技術,以輔助紅火蟻防治工作。
- 與農會合作開設紅火蟻辨識課程,並研議設置通報獎金,以鼓勵民眾參與防治。
謝燦輝議員質詢表示,紅火蟻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他認為是隨著外來的樹種移入,因此應要求業者在植栽移入前,先以藥劑浸泡防治?增加這一道程序,可能可以大幅控制。
農業處針對議員的質詢,做出以下說明:
- 入侵紅火蟻來源: 主要透過主動監測發現及民眾通報。
- 防治面積: 以紅火蟻發生點為中心,半徑100公尺的範圍劃為監測區域(若為農田,則以道路或河川為界)。
- 防治方式: 針對紅火蟻,在前三個月進行監測及用藥防治,若連續三個月未發現紅火蟻,則停止用藥,僅持續監測。若再次發現紅火蟻,則繼續進行投藥防治。
- 防治藥劑: 為兼顧自然環境與用藥安全,皆採用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推薦,對農地相對安全的防治藥劑。
- 人力配置: 目前有中央計畫補助的約聘人員四名,主要協助縣內的植物防疫工作,包括紅火蟻防治、荔枝椿象防治、疫病蟲害監測,以及公共區域的果實蠅與甜菜夜蛾誘蟲盒吊掛等。
- 紅火蟻發生區域: 宜蘭縣的紅火蟻發生區域呈現零星散發的狀態。舊有的發生點,若連續六個月未發現紅火蟻,即解除列管。新的發生點,經確認為紅火蟻後,則劃設為防治區。因此,紅火蟻發生區域的數量是滾動式計算的。
農業處也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 目前已掌握縣內植樹贈苗活動的植栽來源及去向,並已函請土方及植栽苗圃業者進行自主管理,並辦理紅火蟻防治講習。未來將朝更積極的源頭管理方向努力,規劃優先查核位於紅火蟻發生鄉鎮市的植栽苗圃業者,確認其植栽來源及有無紅火蟻的證明,並要求業者在植栽移出前,先進行藥劑浸泡防治。同時,也將加強宣導紅火蟻的相關知識,透過與農會的合作,使農民對紅火蟻有基本的認識與防範,以有效杜絕紅火蟻的入侵。
- 由於宜蘭縣現有的紅火蟻發生區域多為零星發生,且多為種植作物的小面積田區,需要與土地所有權人進行溝通,以取得同意,且需考量周邊住戶的安全疑慮。因此,目前尚未考慮使用無人機進行噴藥。
- 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已於113年度拜會國家紅火蟻中心,建議中央研發可供全民使用的紅火蟻辨識App,以提升民眾對紅火蟻的認知及參與,共同防堵紅火蟻的擴散與危害。此外,也研議設置獎勵金制度,以鼓勵民眾主動發現紅火蟻,並及時進行防治,以維護農業、生態環境及大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