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在海洋保育推動上再度傳捷報!海洋保育署日前公布「113年度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結果,全台19縣市中,宜蘭縣表現突出,榮獲「考核成效績優獎」,成為海洋保育的標竿縣市。
縣府表示,近年來持續與社區、學校及保育團體攜手合作,從小燕鷗棲地巡守,到海洋野生動物救傷收容,再到生態教育推廣,形成完整的保育鏈。今年小燕鷗調查巢數高達791巢,繁殖成功率達八成,創下近十年新高紀錄。此外,113年度共處理75件海洋野生動物擱淺通報案件,其中45隻活體成功救護並野放回歸大海,展現守護海洋生命的努力成果。
在小燕鷗繁殖季期間,縣府劃設58萬平方公尺管制區,設立圍籬與警示標誌,並結合在地社區與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等團體組成保育巡守隊,共同守護雛鳥成長安全。縣府同時與宜蘭縣野鳥學會、國立宜蘭大學合作,透過科學監測追蹤繁殖數據及水域生態,提供後續保育策略依據。
為提升全民保育意識,縣府更推出保育行動劇、繪本、講座等活動,讓生態教育深入社區與校園。
代理縣長林茂盛指出,此次獲獎不僅是對縣府團隊努力的肯定,也是所有合作社區與民間團體的共同榮耀。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生態保育,守護藍色國土,讓海洋生態永續,讓自然之美世代傳承。